top of page
Search
  • Writer's picture國際無敏食品協會

7大令身體不適的嫌疑犯


你有沒有經歷過皮膚搔癢,紅腫,頭痛,消化系統不良(腹痛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瀉) ,持續性感冒......甚至心慌或呼吸困難?

英文有一句諺語:「you are what you eat」,譯作中文的意思就是「人如其食」。食物往往被人忽略,其實日常生活中引起的身體不適很大機會是你所進食的,正所謂「禍從口入」!延遲性食物敏感和不耐受症狀也較難察覺,上述的不適症狀也可能是敏感反應。

7大令身體不適的嫌疑犯+致敏源+allergy-free+freefrom+食物敏感+食物不耐受

致敏食品大家可能都聽不少例子,但你又對於各個致敏源的副產品或型態有幾多的認識?讓我們一起認識7大食物嫌疑犯和其幫兇:

1. 海鮮類:

7大令身體不適的嫌疑犯+致敏源+allergy-free+freefrom+食物敏感+食物不耐受+seafood+海鮮

海產食物,是指利用海洋動物作成的料理,當中包括了以下類:

  • 魚類(Fish):脊椎動物,大多數有魚體鱗片和鰭。

  • 甲殼亞門類(Crustaceans):無脊椎動物,大多數身體分節,如螃蟹,蝦,龍蝦,淡水龍蝦等等

  • 軟體動物門類(Molluscs): 無脊椎動物,身體無內骨骼且軟,大多數不分節,例如蝸牛、河蚌、海螺、烏賊等物種

海鮮類雖然容易分得到,但小心其他不易發覺的食品,好似揚州炒飯(含蝦),有麵糊或麵包屑塗層的魚,含有魚類的調味料,或用同一麵糊或油烹製的食物等等。

2. 蛋類:

7大令身體不適的嫌疑犯+致敏源+allergy-free+freefrom+食物敏感+食物不耐受+egg+雞蛋

蛋類敏感可能是對一種或多種形式的蛋敏感,當中包括:

  • 未經煮熟或生雞蛋 (Baked/well cooked egg): 生蛋,蛋黃醬,部分雪糕,慕斯等

  • 微煮熟蛋 (Loosely cooked egg): 焦糖布丁,荷蘭醬,檸檬凝乳等

  • 全熟蛋製品 (Undercooked/raw egg): 蛋糕,餅乾等

加工肉類,香腸,餡餅,甜甜圈,華夫,巧克力棒,焦糖奶油等都是比較常見的蛋類加工產品

3. 奶類:

7大令身體不適的嫌疑犯+致敏源+allergy-free+freefrom+食物敏感+食物不耐受+dairy+milk+牛奶

對奶類敏感是身體對奶中的蛋白產生過敏反應。

奶類製品包括:

  • 食品:牛奶,羊奶,煉奶,芝士,牛油,乳酪,奶油,雪糕,牛軋糖等。

  • 原料: 脫脂奶,乳固體(milk solids),乳糖(lactose),酪蛋白(caesin) 和乳清(whey)等。

  • 加工過的食物:例如早餐麥片, 煎餅,即食的搗碎薯仔,蛋糕,布丁,朱古力

而市面上有些豆奶飲料不是純豆奶成分, 可能含有牛奶,飲用時請看清楚。

4. 花生與堅果(tree nuts)類

7大令身體不適的嫌疑犯+致敏源+allergy-free+freefrom+食物敏感+食物不耐受+nuts+nut free

花生是莢果(Legume)類的一種,和堅果類不同,堅果的果皮較堅硬。

它們的種類包括:

花生類:花生,花生油,花生醬,花生糖漿,人造堅果,碎花生,花生麵粉等

堅果類: 像杏仁(Almond),腰果(Cashew),板栗(Chestnut),銀杏果(Ginko),榛子(Hazelnut),胡桃(Pecan),松子(Pine nut),開心果(Pistachio),核桃(Walnut)等

5. 亞硫酸鹽 (Sulphite)

7大令身體不適的嫌疑犯+致敏源+allergy-free+freefrom+食物敏感+食物不耐受+sulphite+防腐劑

亞硫酸鹽通常用來加入到食品中作為防腐劑,令食物保存得更持久。

最常包括亞硫酸鹽有:

- 食品:如醃製食品,乾果,和一些加工肉製品。

- 飲料: 如醃製醋,罐裝椰奶,啤酒,葡萄酒,蘋果酒,瓶裝檸檬汁和酸橙汁

以下的食品添加劑也含有亞硫酸鹽:E220,E221,E222,E223,E224,E226,E227,E228,E150b,E150d。有敏感的朋友,記得看清楚食品包裝先好食用。

6. 含有麩質的穀類 (Gluten)

7大令身體不適的嫌疑犯+致敏源+allergy-free+freefrom+食物敏感+食物不耐受+gluten+麩質

麩質是一種可在小麥(wheat),大麥家(barley)及黑麥(rye)找到的蛋白質。麩質另一個名稱是中國人稱的「麵筋」,為高筋粉﹑中筋粉﹑低筋粉中的「筋」。

  • 小麥及其種類: 小麥麩皮 (wheat bran),小麥胚芽(wheat gem),麥醇溶蛋白(gliadin),卡姆(kamut)等

  • 其他麥種類:例如黑麥、大麥(barley)

  • 意大利麵,西式糕點

  • 用高筋粉﹑中筋粉﹑低筋粉做的中式糕點

  • 有可能出現麩質的製成品:如醬油,調味料,味精,雞粉,雞肉湯,麥芽醋

燕麥(oats) 同 蕎麥 (buckwheat) 本身沒有含麩質,但因為處理的工場通常也有處理含有麩質的材料而交叉感染。

7. 黃豆 (Soy)

7大令身體不適的嫌疑犯+致敏源+allergy-free+freefrom+食物敏感+食物不耐受+soy+ 黃豆

黃豆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的豆科植物。

  • 未醱酵的豆類製品有豆漿、豆腐、豆腐皮等。

  • 醱酵的豆類製品有醬油、豆瓣醬、醱酵豆醬、納豆等

  • 黃豆產品包括蛋黃醬,紅燒醬,大豆卵磷脂 (Soy lecithin)等。

黃豆也有機會藏於以下產品:植物油,組織化大豆蛋白(Textured vegetable protein TVP),酸水解植物蛋白 (Hydrolysed Vegetable Protein HVP)等。

總結

防敏最好方法是要避開導致過敏的食物。但今時今日多樣化的烹調技巧加上各式各樣的致敏源副產品,令人花多眼亂,要問清楚,check清楚都很麻煩,很傷神。

想防敏又要簡易安心食用,可以選購無敏食品,這也是為何有無敏食品的誕生。不過無敏食品都要識選擇,本協會為大家推出了一本免費的「五分鍾學懂如何選購無敏食品」指南,你下載了嗎?(下載)

Reference:

圖片: 網絡

#無敏食品 #無敏知識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